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共享实验中心成立于2024年12月,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10间,仪器设备22台,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5人,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名、副高级工程师2名、中级工程师2名,为以下测试方向提供科研服务。
一、大型工业装备结构性能实验测试方向
本方向面向复杂工业装备结构强度性能测试需求,能够对金属材料、复合材料、整体构件等力学性能测试,获得材料的模量、强度、疲劳寿命等。可进行的测试主要包括:高精度载荷及位移控制的双轴拉伸测试、声发射信息测试、单向拉伸测试、压缩测试、弯曲测试、疲劳测试、裂纹扩展测试、大中型装备结构振动性能测试、高速试验中表面响应的全场精确测量、小型器件及结构超高频振动测试、可控打击能力的形变压缩测试等。
二、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力学测试方向
本方向拥有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加工系统,可面向航天军工、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及零部件的轻量化和绿色回收应用需求,实现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的制备,以及模压、编织、缠绕等多种复材制品加工工艺与品质的过程监控。可进行材料微纳结构分析以及材料的光学性质与微观结构研究。针对不同轻量化结构设计需求,可以灵活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工艺设计与组合,完成样品制备与性能表征。
三、微纳力学测试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向
本方向具有较为完备的微纳力学及材料力学相关测试设备,可进行的测试主要包括:二维、三维微观表面形貌测量;纳米级粗糙度测量;原位微纳米力学测试;表面摩擦磨损行为研究;表面微纳米范围压痕、划痕测试;纳米压痕硬度、弹性模量测试;动态纳米力学测试;蠕变测试;断裂韧性测试;疲劳测试;裂纹扩展测试;流变测试;冲击波测试等。尤其在生物微纳米力学方面,可实现从组织到细胞、分子级别的形貌观测和力学性能测试。